保险业落实银保监会数字化“小目标”的新思路

2022年1月,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下发《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指导意见》)。

《指导意见》包含了6个层面27项内容,从战略规划、业务应用、数据基础等层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和预期目标,并且将2025年作为相关要求的收官之年,对于各类机构来说时间紧、任务重。

如果说几年前数字化转型还是行业头部大公司“权利的游戏”,那么,时至今日,这已经是一道时不我待的必答题。经过此前几年的探索,一些先行者已经尝到数字化的果实,同时,新的痛点也随着转型深入浮现出来。

感知不到价值的数据基建还能撑起企业的明天吗?

数字化为保险企业带来的效益已经有目共睹。咨询机构麦肯锡对全球保险公司的最新调研显示,借助数据分析,头部的保险公司在整个价值链条上都获得增长,包括:

  • 赔付率提升3%-5%,
  • 新业务保费提升10%-15%
  • 盈利板块的续费率提升5%-10%。

然而,在进行了多年数字化建设投入和探索后,大部分保险公司仍未在企业层面看到投资回报。麦肯锡在另一份报告中指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:仅有8%的企业实现了从数据到利润。

据艾瑞咨询测算,2019年中国保险机构的科技投入约319.5亿,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546.5亿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流向了数仓、数湖、中台等数据基础设施建设。但在很多企业中,数据基建的技术价值大于业务价值,业务人员对数据价值的感知十分有限。

IT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设了庞大的数据系统,当业务人员有相关的需求时,却依然不知道有没有这项数据、不知道去哪儿找数据、不知道怎么用数据。数据价值成了水下的冰山。

让数据创造真正的商业价值,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目标。银保监会《指导意见》也明确指出,要以价值创造为导向,“全面深化数据应用”、“挖掘业务场景,通过数据驱动催生新产品、新业务、新模式”。

让数据与业务紧密结合,发挥真正的价值,时不我待。

丧失实时价值的数据还有多大的力量?

在企业内部,用数据分析结果辅助业务决策早在几十年前就被推上了日程。经历了多年发展,数据分析工具更新了一代又一代,数据分析的流程却始终没有本质变化。

当业务部门有数据需求时,工作的流程大多是这样的:

  1. 登录企业的数据门户,从1000多张看板中寻找想要的数据——但通常找不到。
  2. 业务人员找到数据分析/IT团队,说明需求。分析师需要5-10天的时间处理并反馈。
  3. 反馈结果可能不符合业务人员的要求,双方再次沟通、返工
  4. 这张看板有80%可能性不会再复用,被丢进“看板堆”里无人问津。

当前,数据的时效性对企业精细化运营越来越重要,但在传统的企业工作流程中,一条数据从企业数仓到能支持决策的洞察,竟变成了“世界上最远的距离”。等一个数据看板的时间,可以往返新加坡和纽约20次!尤其是保险营销、互联网保险等对数据实时性要求更高的业务场景,迟到2周的数据可能错失大量商机。

这样的情况不仅业务团队吐槽,IT团队也苦恼。在安永对全球保险公司的一份调查问卷中,100%的受访公司相信数据分析将起到重要作用,但将近50%的公司因为缺少专业的数据分析人才和经验,难以落实数据驱动战略。

针对数据分析流程缓慢的问题,有两种简单粗暴的解决办法:要么扩大数据分析团队(通常分析师与业务人员的合理比例为1:10),要么增加分析师的工作负荷。显然,这两种方式都不可持续。

如何才能让数据“保鲜”,发挥实时价值?

全新的破局思路人人都是数据科学家

《指导意见》提出,要提高数据应用能力,加强数据可视化、数据服务能力建设,降低数据应用门槛。在这个人人都有数据需求的时代,让数据分析的学习成本和使用成本降到足够低,才能让数据的价值充分发挥。

北极九章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题思路——借助全新的技术,让企业里的每个人都能轻松快速地完成数据分析。

我们打造了一款人人可用的数据搜索和增强分析引擎,用户无需学习数据分析或编程工具,只要在搜索框提问,就可以快速获得数据分析结果,将原来数天、数周的等待,变为一搜即得。

在与某国内最大的保险经纪公司之一的合作中,北极九章接入业务收入、赔案管理、财务管理、人资管理等多种数据源,打通了企业内各部门多渠道、多层次、全方位的数据协作,让所有业务人员都能享受到数据中台建设的成果。

上线2个月,这家保险经纪公司的业务人员逐渐培养起用数据分析支撑决策、解决问题的习惯,平均每天搜索问题超过80个,自主创建了超过100张个性化数据报表。

此外,北极九章的产品还为这家保险经纪公司的数据分析团队带来了超过40人的额外分析能力,也将数据分析师从原本简单重复的取数工作中解放出来,将更多精力专注于更有战略价值的数据需求上。

培育数字文化实现2025工作目标

《指导意见》提出了“改善组织架构和机制流程”、“大力引进和培养数字化人才”两大举措,并指出要培育良好的数字文化。

当前,保险公司的管理层普遍十分重视数字化建设,但受限于跨部门协作不畅通、数字化工具门槛高等实际原因,一线员工的数据需求没有充分释放,企业内的数字文化没有培养起来。

培育数字文化,要“从上至下”和“从下至上”两条路双管齐下。不仅要设计合适的组织架构、人才体系、考核机制等,更要让数据的价值看得见、摸得着,降低获取数据、分析数据的门槛,让一线员工感受到数据如何赋能日常工作,从而自发地建立数据驱动决策的习惯。

在具有数字文化的企业中,业务团队和数据/IT团队将摆脱当前“甲乙方”的角色划分,变成紧密合作的伙伴。业务团队越来越频繁地使用数据支持日常工作,从而反响推进企业的数据体系建设;数据/IT团队降低重复劳动的负荷,用更多精力挖掘数据的业务价值和战略价值,驱动业务发展。最终双方协力推动提升数字化转型成效。

参考资料

McKinsey: Global Insurance Report 2022

McKinsey: Breaking away: The secrets to scaling analytics

EY: Should insurance be a business driven by data and analytics?

艾瑞咨询:保险新周期-保险用户需求新趋势洞察报告